社會問題多?立教大學社會設計研究科教你用設計改變世界

法西斯苗 2025/11/04 15:16

發(fā)私信
關注文章已關注
0
0
0條評論
收藏

想去日本讀研,又糾結學啥專業(yè)能帶來實際影響?不少學弟學妹聽說社會設計,覺得有點玄乎,是設計師那種美工嗎?我留學學長跟你說,立教大學的社會設計研究科可不是單純做視覺設計,而是用設計思維解決日本乃至世界的復雜社會難題,真的是很“硬核”的專業(yè)。

1. 社會設計到底學啥?

立教大學社會設計研究科成立于2010年代,專門研究如何用設計去應對社會問題。比如少子高齡化、環(huán)境惡化、社會不平等等復雜難題。這里的“設計”不是畫圖,而是重新規(guī)劃“人、社區(qū)、社會”的關系,力求構建人人都有尊嚴的共生社會。教學主陣地在池袋,主要是2年制碩士課程。通過深度分析問題本質,調動各方力量協作,再提出可落地的解決方案,培養(yǎng)的是“社會設計師”和“社會變革實踐者”。

專業(yè)分成4大方向:區(qū)域振興設計、環(huán)境共生設計、社會包容設計公共服務設計。不同領域都有獨創(chuàng)的研究和設計方法,但共通點是既看人際關系,也分析系統(tǒng)結構,并且主動讓相關人參與進來,強調可持續(xù)的社會變革,而非臨時應急之策。

2. 哪些實際課題寫進畢業(yè)答辯?

舉個例子,“區(qū)域振興設計”會研究怎么激活地方小城鎮(zhèn):應對人口減少,活用空閑資源,促進老年人參與社區(qū)活動。學長聽說,有個課題組特別贊,跟東北和關西的偏遠地區(qū)合作,把空置房改成社區(qū)交流基地、年輕人合租宿舍、傳統(tǒng)工藝作坊。做得不錯,還獲得了日本區(qū)域振興學會的榮譽。

“環(huán)境共生設計”關注的是氣候變化、資源循環(huán)利用,比如某團隊和埼玉某住宅區(qū)合作設計了區(qū)域能源共享系統(tǒng),推廣太陽能利用,調動居民節(jié)能意識。還有學生因為設計了利用廢棄食品搭建本地食品循環(huán)網絡,減少浪費,還拿了環(huán)境設計學會青年獎。

社會包容設計方面,更聚焦于弱勢群體,比如外籍居民、殘障人士、老人。研究多文化家庭如何參與社區(qū),設計多語種育兒咨詢活動和本地文化交流節(jié)。還會協助企業(yè)調整工作崗位、優(yōu)化職場環(huán)境,幫助殘障人士順利就業(yè)。

公共服務設計則和醫(yī)院、學校、福利交通等公共機構密切關聯,比如一個團隊和地方醫(yī)院一起,針對老年患者醫(yī)療服務流程復雜和信息溝通斷層,設計了便利的高齡就診指南、共享醫(yī)療信息平臺,甚至線上居家護理方案。還有團隊拿到公共服務學會獎,研究兒童教育輔助服務的包容設計。

3. 學的多實踐大,真不是坐教室

理論很重要,但立教大學社會設計研究科更注重實戰(zhàn)練兵。學生一般7到9人一組,會接受地方政府、NPO、公共機構等帶來的真實課題,從現場調研、組織利益相關者工作坊、制作解決方案原型,到實際試驗再修正,整套流程下來,解決方案能真正落地和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
而且有1個月到2個月的“地域實習”,比如2023年有位學生團隊跑到青森的偏遠村落,與當地老人聯合推出線上手工藝品銷售平臺,不只幫老人賺點零花,也促使年輕人關注家鄉(xiāng)。

校園內還有“社會設計實驗室”,學生可帶著自己想做的社會問題項目,有教授和領域大咖指導。2022年學生設計了面向視力障礙者的公園導航系統(tǒng),結合聲音信號和觸感板,和東京公園管理員合作進行實際測試。

如果你還想站得更高,社會設計國際工作坊每年舉辦一回兒,會和荷蘭、加拿大、韓國等20多個合作高校組成跨國團隊,從難民安置、環(huán)境保護到多文化融合等全球級難題里挑大梁,鍛煉跨文化溝通和協作能力。

4. 讀著讀著,錢和未來靠得住嗎?

費用上,學校有助學金和區(qū)域實踐支持資金。比如“社會設計研究助學金”每年給有亮眼方案的學生35萬日元;“地域實踐支援金”最高可報50萬日元涵蓋交通、住宿、材料等費用。2022年一團隊在沖繩離島搞海洋保育和旅游結合的項目,就是靠這個資助。

職業(yè)規(guī)劃也很豐富。就職輔導分NPO/ NGO、地方政府和社會創(chuàng)業(yè)三大方向。NPO那邊有校方的資源幫助你找實習和面試技巧,對想去市縣政府工作的,學校會開行政部門內部分享會和考試解析課堂。社會創(chuàng)業(yè)的同學還能獲得一對一創(chuàng)業(yè)顧問,及投融資介紹。2023年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率高達96%,有40%進入地方政府,35%在NPO,15%投身社會創(chuàng)業(yè)。

國際交流方面,和海外20多所頂尖的社會設計及公共政策大學保持合作,比如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、英國倫敦藝術大學、加拿大多倫多大學、韓國首爾市立大學等。學生最多可以去合作大學交換一到兩個學期,吸收不同國家的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。

說了這么多,是不是對社會設計專業(yè)也有點興趣了?其實,學長認識不少朋友留學選擇這條路的,大多都不是學設計的純技術型人才,而是立志用知識和行動去推動更公平、更環(huán)保、更包容的社會。立教大學社會設計研究科正好給你這樣的機會:離實際很近,挑戰(zhàn)難題也很真切。如果你是對社會問題有敏感度,想參與實實在在的變革,那不妨認真考慮。

日語零基礎?沒那么可怕,學校對入學語言有相應要求,平時備考和入學后都能有支持。非名校背景?社會設計看重的是你的思考方式和行動力,不是光看成績或者名頭。

迷茫的時候,別忘了學長這里一直有一幫同路人。你可以多問問,多了解,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資源。留學這條路,有對的方向更重要,步驟沒那么難,關鍵是你敢不敢往前走。要是對立教大學或社會設計方向想知道更詳細的,或者咨詢靠譜留學中介,我推薦你找【蔚藍留學】聊聊,他們在這塊資源和經驗都很充足,也能幫你把關申請材料和流程。

此處了解更多關于日本留學相關內容,您也可以了解關于日本留學找學長的其他內容,歡迎留言哦。

留學早知道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