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朋友對日本大學生活充滿好奇,卻常被“課業(yè)輕松”“每天都沒事干”的印象誤導。其實,每個人的日程大不同,忙碌而充實才更貼切。下面我想通過一位文學部二年級學生健太的真實一天,幫你大致勾勒日本大學生活的樣貌,咱們一起看看吧。
1. 早上不趕早也得起
健太一般在早上8點起床,為的是9點半的第一節(jié)課做準備。住校舍的他,早晨會簡單煎個面包,泡杯咖啡,一邊用手機刷新聞,一邊慢慢醒腦。說起來,他以前高中的時候得6點半起床,覺得大學生活輕松自由不少。只是碰上課程8點開始時,他也得早起。出門前,他騎15分鐘自行車去學校,順道和同學聊聊復習計劃。
2. 上午上課學問大不同
9點半開始的“大課堂”課程是“現代文學論”,約150個學生擠在同一教室,需要認真記筆記才能跟上教授節(jié)奏。課間15分鐘休息,健太會買杯咖啡稍作放松,還會和同學聊下作業(yè)截止、社團活動啥的。緊接著是12人小班形式的研討課,討論夏目漱石的作品——這種課能鍛煉表達和思辨能力,學長我自己當時也感受很深,學生間互動變得更活躍,壓力雖有,但成就感更棒。
3. 中午時間如何利用
午休時間大約90分鐘,健太和朋友去食堂吃套餐,比如雞肉炸物定食,邊吃邊聊不止學習,大家分享電視劇劇情、假期計劃或者就業(yè)準備的煩惱。飯后他有時會去圖書館提前預習下午課內容,或者在草坪上曬曬太陽放松。這個午間悠閑環(huán)節(jié),是調整狀態(tài)、為下午戰(zhàn)斗積蓄能量的黃金時間。
4. 下午課與自學的平衡
下午1點45有“歷史概論”課,偶爾會分小組解決問題。健太經常擔任組長,負責理清大家想法并匯報。說實話,這成了鍛煉領導和溝通技能的好機會。課程結束后,他會在圖書館待2小時,用來查資料和讀文獻,為寫論文做準備。雖然偶爾想偷懶,但學長提醒過他,拼一把才少后悔,健太也深有體會。
5. 傍晚社團活動很重要
每周3天健太參加電影研究會,大家看片兒討論電影主題、導演風格之類,很有意思。成員來自不同系不同年級,能認識更多人,碰撞想法。他覺得課堂外認識的新朋友和交流機會很寶貴?;顒咏Y束后,偶爾還有去附近居酒屋小酌放松的傳統(tǒng),緩解學習壓力。
6. 晚上兼職與休息時間
沒社團的晚上,他會去校邊餐廳做服務員,利用每周三晚時間工作賺點生活費。通過與客人交流,他感受自己溝通能力提升不少。忙完工作后,晚上時間就是回宿舍做飯、打游戲、看電影的自在時光。睡前會檢查第二天安排,調整狀態(tài)。健太說,雖然緊張時候也會熬夜,但他努力保持作息規(guī)律,畢竟身體是革命本錢嘛。
從健太這一天能看出,日本大學生活靈活多元,沒有固定套路,得靠自己好好規(guī)劃時間。學會自律的同時,能積累不少軟技能。不管是學業(yè)、社交還是兼職,都是真實生活的練兵場。大家遇到困難或迷茫時,多聽聽學長經驗分享,咱們一起調整節(jié)奏,走好每一段留學路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