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學,漫長的馬拉松
每次回想起申請日本大學的過程,我都會覺得這就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。那段時間提交研究計劃書、交個人簡歷和作品集,再到參加筆試和面試,真的是一次心理與知識的雙重考驗。為了分享我的經驗,我今天來聊聊申請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和感悟。
多樣化的考核方式
首先,不同學校的考核方式各異,讓人感到無從下手。例如,東京大學的文書選考直接篩掉很多申請者,而早稻田大學則會進行筆試。記得我申請早稻田時,考題總是令我意外,比如有一道題是關于波洛克的滴流畫,探討藝術中的“分形”規(guī)律。
一開始對此充滿疑惑,但后來我意識到,早稻田的這種開放式題目并不在于你必須了解全部,而是你能否順著自己的思路展開討論。我從生成藝術和人工智能的角度進行了闡述,最終收獲了導師的認可。
文書的重要性
至于東京大學的第一輪文書選考,盡管沒有筆試,但還是十分關鍵。我申請的是情報學環(huán),文書內容除了成績外,大家的作品集和語言成績也相當重要。我的作品集包含了數(shù)據可視化等多方面的內容,這不僅讓我在文書中更具說服力,還助我在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中與老師的交流更為順暢。
面試的挑戰(zhàn)
面試是一個展示自己研究計劃書的時刻。我的研究方向涉及在東極島的游客引導服務設計,這個項目得到了老師的認可。準備面試時,我寫了多份研究計劃,每份都努力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其中,以便在回答提問時能夠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申請過程的心理考驗
申請過程中的心理壓力是必須面對的。記得當初我在聯(lián)系導師時,總是小心翼翼地發(fā)出郵件,還附上我的作品集和簡歷。起初沒有回復的感覺也很失落,甚至因為早稻田大學未得到回應而感到崩潰。但我很快意識到,導師們的忙碌與專業(yè)不符也可能是原因,因此必須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(tài)。
與日本高校的相處
關于準備申請材料時,我在日本也遇到了不少挫折。一些私塾甚至質疑我的作品集是否是代做的,這讓我感到很不解。不過最終還是找到了一家合適的輔導機構,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。我的作品集中有些項目還獲得了獎項,這讓我在申請中更具競爭力。
總結與期待
申請日本留學的旅程充滿了曲折與挑戰(zhàn),但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。尤其是對于理工類的本科生而言,這里絕對是一個追逐夢想的好地方。希望每位學弟學妹都能在這條路上勇敢前行,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