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 1. 我的備考之路
一開始我并不想分享自己的經驗,因為在備考的過程中,我孤身一人時也受益于很多前輩的分享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通過留學學長的經驗貼、QQ群等,獲取了大量的實用信息與資源,因此,出于一份感恩,我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分享我自己的經驗,幫助其他有意前往日本留學的大家。
## 2. 個人背景與考取經驗
我畢業(yè)于江蘇一所二本院校,專業(yè)是信息與計算科學,GPA 3.86,在日語方面還算薄弱,英語通過了TOEFL 98分的成績(后來重考上升到102分)。我的科研經歷始于大三,加入了學校的一個實驗室,發(fā)表了一篇關于信息安全的會議論文。雖然沒有直接經驗,我還是努力通過各種途徑積累學習,同時在備考的過程中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。 第一次考試是在2021年的夏天,報名了東京大學的相關科目,因未注意考試政策的改動而錯過。2022年也是如此,最終在2023年順利考取了東大的新領域項目,進入了自己想要的研究方向。
## 3. 報考的選擇與準備
在準備報考的過程中,我了解到了修士入學的多個途徑,比如通過旅游簽證直考,這其實相對方便。學生需要隨時查看學校官網的動態(tài),確保按照規(guī)定提交所有材料。即使語言有障礙,官網往往提供英文版的信息;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,直接向教務詢問也很有效。此外,參加線上說明會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課程,也能爭取直接與教授交流的機會。
### 3.1 書類選考 書類選考是通過審核相關材料來進行的初步篩選,不同專攻的要求各不相同。我的經歷表明,即使是非985院校的背景,通過良好的推薦信和英語成績也能獲得一定的優(yōu)勢。因此,準備好相關材料顯得十分重要。
### 3.2 研究計劃的撰寫 在撰寫研究計劃時,我參考了一些網絡視頻來進行結構性規(guī)劃。通過廣泛閱讀論文之后,我較快完成了研究計劃的撰寫工作,并確保內容與我未來研究方向密切相關,這樣在聯系教授時也方便溝通。
### 3.3 套磁的重要性 提前聯系教授顯然是一個不錯的策略。準備一封規(guī)范的英文郵件,簡要介紹自己的背景、研究經歷以及對其研究方向的理解,將CV和推薦信附上,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。
## 4. 考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### 4.1 筆試經歷 正式考試前,我到達東京兩天以適應環(huán)境,考場的設置寬敞,解決了空間緊張的問題。在考試過程中,試卷的難度適中,如線性代數與圖論的題目大都是基礎性的。我盡量從容應對,但在一些時刻也感受到壓力,尤其是概率論的部分。
### 4.2 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 面試相對正式,教授的問題涉及到了我提交的研究計劃與項目經歷。關鍵在于能夠清晰回答并表現出對研究方向的理解和熱情。
## 5. 其他建議與資源 對于準備赴日留學的學弟學妹們,我建議最好保持信息靈通,避免依賴中介。如今的信息渠道很多,獲取真實可靠的資料至關重要。如果想要提升學習效率,加入學習小組或研究社群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## 6. 總結與感恩 回顧整個備考過程,感覺這一階段帶來的不僅是專業(yè)技能的提升,也讓我在思想上成長了很多。感謝我的父母、教授與身邊的伙伴們,他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能夠堅持下來。最后,希望每位學弟學妹能夠理清方向,保持信心,逐夢未來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