瀏覽
132
關注
0
淙淙學姐
關注 已關注
在日本留學的過程中,有些事情總能引發(fā)熱烈討論。有些同學通過互聯網抒發(fā)自己的見解時,言辭犀利,甚至有些爭吵,但也正是這些討論讓我們對留學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見解,特別是關于IPS(國際專業(yè)研究生項目)的話題。
最近在一個論壇上,看到有位高贊答主在評論區(qū)熱烈辯論。他不斷指責他人,似乎總想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。起初,我覺得這樣的爭吵并不值得,我也不愿意浪費時間參與,但有些人的堅持總讓人忍不住想要回應。
這種現象確實在留學圈非常普遍。往往一些留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歷,對他人進行全面的評判。當對方的背景或成績超出他們的預期時,他們便會用一種更高傲的口氣來攻擊。很顯然這種邏輯顯得很荒謬,但我們依然需要理性看待這些觀點。
從我在日本的觀察來看,IPS項目在許多985大學中都設置得相當普遍。這個項目因為申請門檻相對較低而受到不少關注。不過,許多真正優(yōu)秀的同學通常會選擇申請歐美學校,或者日本的知名校如東大和東工,而非這個顯得“隨便”的項目。
一些申請IPS的同學是否真的是想進一步提升自己,還是僅僅為了拿到一個碩士學歷?這點值得深思。而且在這個項目中,很多同學的志向和學術追求顯然不盡相同。一些人可能是因為學術背景不強,無法進入更好的院校,因此選擇了相對容易的路徑。
身邊的留學生都曾提到IPS, 可實際上,大部分同學的體驗可能會相對單調。在北九州這一偏遠地方,周圍幾乎都是中國學生,雖然學費高但獲取的知識和經歷卻值得懷疑。
尤其是關于教授的研究輸出,很多時候都難以評價。即使有人認為通過這個項目獲得了工作,但是否真的是因為這個項目而有了職業(yè)發(fā)展?通常這些情況需要更多的實際成果來證明。
有些同學可能在評論中或微博發(fā)聲,強調211院校的學歷與工作競爭力無關,但我認為,這樣的結論未免太武斷。無論如何,教育背景對工作機會的影響依然存在,不可否認。
每個人的經歷當然獨特,但在表達觀點時,最好能夠站在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問題,而非單純通過個人的經歷進行一刀切的評價。教育與行業(yè)之間的關系復雜多樣,得出的結論也應更加客觀。
在留學過程中,很多人出于自我保護或其他的心理因素,會在網上表現得相當積極,甚至會不自覺地抬高自己的經歷。這樣的做法雖然能滿足自我心理需求,但也可能誤導他人。
在留學的路上,真實和誠實是最重要的,我們不需要為別人炫耀或解釋自己的選擇。相互理解和尊重,才是構建良好留學社區(qū)的關鍵。
最后,留學不僅是學習知識,更是人生的一部分經歷。希望每位同學都能以開放的心態(tài),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(zhàn),共同探討和學習。
關于作者
淙淙學姐
關注 已關注
在日本留學的過程中,有些事情總能引發(fā)熱烈討論。有些同學通過互聯網抒發(fā)自己的見解時,言辭犀利,甚至有些爭吵,但也正是這些討論讓我們對留學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見解,特別是關于IPS(國際專業(yè)研究生項目)的話題。
1. 觀點爭鳴的背后
最近在一個論壇上,看到有位高贊答主在評論區(qū)熱烈辯論。他不斷指責他人,似乎總想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。起初,我覺得這樣的爭吵并不值得,我也不愿意浪費時間參與,但有些人的堅持總讓人忍不住想要回應。
這種現象確實在留學圈非常普遍。往往一些留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歷,對他人進行全面的評判。當對方的背景或成績超出他們的預期時,他們便會用一種更高傲的口氣來攻擊。很顯然這種邏輯顯得很荒謬,但我們依然需要理性看待這些觀點。
2. IPS是個什么?
從我在日本的觀察來看,IPS項目在許多985大學中都設置得相當普遍。這個項目因為申請門檻相對較低而受到不少關注。不過,許多真正優(yōu)秀的同學通常會選擇申請歐美學校,或者日本的知名校如東大和東工,而非這個顯得“隨便”的項目。
一些申請IPS的同學是否真的是想進一步提升自己,還是僅僅為了拿到一個碩士學歷?這點值得深思。而且在這個項目中,很多同學的志向和學術追求顯然不盡相同。一些人可能是因為學術背景不強,無法進入更好的院校,因此選擇了相對容易的路徑。
3. 留學生活的真實面
身邊的留學生都曾提到IPS, 可實際上,大部分同學的體驗可能會相對單調。在北九州這一偏遠地方,周圍幾乎都是中國學生,雖然學費高但獲取的知識和經歷卻值得懷疑。
尤其是關于教授的研究輸出,很多時候都難以評價。即使有人認為通過這個項目獲得了工作,但是否真的是因為這個項目而有了職業(yè)發(fā)展?通常這些情況需要更多的實際成果來證明。
4. 學習與就業(yè)的關系
有些同學可能在評論中或微博發(fā)聲,強調211院校的學歷與工作競爭力無關,但我認為,這樣的結論未免太武斷。無論如何,教育背景對工作機會的影響依然存在,不可否認。
每個人的經歷當然獨特,但在表達觀點時,最好能夠站在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問題,而非單純通過個人的經歷進行一刀切的評價。教育與行業(yè)之間的關系復雜多樣,得出的結論也應更加客觀。
5. 抵制精神勝利法
在留學過程中,很多人出于自我保護或其他的心理因素,會在網上表現得相當積極,甚至會不自覺地抬高自己的經歷。這樣的做法雖然能滿足自我心理需求,但也可能誤導他人。
在留學的路上,真實和誠實是最重要的,我們不需要為別人炫耀或解釋自己的選擇。相互理解和尊重,才是構建良好留學社區(qū)的關鍵。
最后,留學不僅是學習知識,更是人生的一部分經歷。希望每位同學都能以開放的心態(tài),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(zhàn),共同探討和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