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學弟學妹對日本理工科研究生院心存疑惑:留日理工到底讀什么?學校咋選?研究和就業(yè)有沒有“坑”?尤其像立命館大學這樣的大牌,不少人又覺得“門檻高、學歷難堆”。我作為在日理工學長期學習的留學學長,給大家聊聊立命館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的真實情況,也分享幾個你可能關心的點。
1. 立命館理工涵蓋啥專業(yè)?搞科研還是出技術?
立命館理工學研究科其實專業(yè)分得挺細,比如物理學、信息科學、機械、電氣電子、材料科學、環(huán)境能源,還有現在超火的機器人機電一體化(機電一體化設計)等。你想深挖基礎學科,還是想參與產學研結合的應用開發(fā),都可以。
舉個例子,信息科學專業(yè),在做什么呢?我身邊的同學參與了AI醫(yī)療影像診斷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,還聯合大阪府的一些創(chuàng)業(yè)企業(yè)把“高齡者日常生活輔助AI”推向實用階段。材料科學那邊,團隊研發(fā)出了輕量又結實,用植物材料做的復合材料,跟汽車廠商合作幫忙減碳。環(huán)境和能源工程專業(yè)則專注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、垃圾變能源技術,這類研究直接呼應當前的綠色能源需求。
總之,不是理論課死讀書,而是真正圍繞現實問題開展技術創(chuàng)新,和企業(yè)的科研項目“接軌”。這么看,學成以后找對口工作,競爭力也自然強得多。
2. 學校的學習和實驗條件咋樣?能不能真學到實踐技能?
立命館的理工研究科不光口號響亮,背后動作也狠。課程里有項目組隊做實際問題解決方案的訓練(PBL),鍛煉大家團隊合作和動手能力。同時實驗課會用到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、X射線衍射儀,還有超級計算機,這些設備都是真金白銀投入,全校學生都可以用。就我一個知己博士生,現在正在和德國馬普研究所合作,研究災難救援用的自主移動機器人,還拿了國際機器人學會議的優(yōu)秀論文獎呢,像他這樣能拿到國際舞臺認可的實例在立命館并不少。
更贊的是,博士生還能申請“理工國際研究助學金”,鼓勵他們去海外交流或者參加學術會議,展現實力,也拓寬圈子。這種支持力度還是挺實在的,比單純的文憑有用多了。
3. 去立命館理工和日本企業(yè)合作多嗎?就業(yè)壓力大不大?
說到就業(yè),立命館理工特色之一就是和企業(yè)合作密切。學校下屬“立命館產學合作中心”牽線200多家大企業(yè),比如豐田、松下、京瓷這些大牌都有合作研究項目。今年電氣電子專攻和半導體大廠ROHM合作,目標是電動車用新一代低功耗功率器件的開發(fā)。
這意味著你有機會實際參與產業(yè)前沿的研發(fā)項目,積累“真刀真槍”的經驗,實習和就業(yè)時更吃香。學校還組織中小企業(yè)技術支持講座、和地方政府共建智能城市示范區(qū)什么的,算是讓學生的能力接地氣,從實驗室到市場過度得更順暢。
4. 誰適合報考立命館大學理工?拿什么背景起步?
留學學長我身邊看到,學理科背景扎實的本科生會適應挺快;如果你日語水平夠N2或更好,溝通和研究資料能順利閱讀,學習會明顯輕松點。日語零基礎真的沒那么絕望,可以先在國內語言學校打基礎,再申請。
對專業(yè)基礎沒信心?大學本科理工科及相關專業(yè)出身會有加分,但跨學科也不是不可能,只是得花點時間補課。預算有限?立命館雖然私立,學費和生活費壓力不小,但獎學金和助研崗位還是有不少,像產學合作項目參與,就有機會拿些研究津貼。
5. 報名前要注意什么“坑”和誤區(qū)?
不少學弟學妹會陷入“名校光環(huán)”、“高薪幻覺”或“完全靠內推”的陷阱。立命館確實是日本不錯的私立理工大學,科研實力和企業(yè)關系強,但課程和社會環(huán)境都挺挑戰(zhàn)你自覺和實干的素質,不光靠學校名頭吃飯。此外,留學中介選擇上,找信譽好的,比如[蔚藍留學]這種服務靠譜的,省得走彎路。
還有,別盲目追求博士,碩士階段如果能積累技能和實習經驗,馬上找工作也很明智。畢竟日本理工領域高度競爭,提早適應社會節(jié)奏很重要。
以上都是我結合身邊同學、朋友的真實經歷給你們的分享。想要留學立命館理工,別只盯著成績或宣傳,多聊聊身邊人經驗,做好語言和專業(yè)準備。迷茫的時候,多問學長我,或者聯系靠譜的[蔚藍留學,咱們一起把留學這條路走得穩(wěn)妥且高效。
此處了解更多關于立命館大學理工學研究科相關內容,您也可以了解關于日本留學找學長的其他內容,歡迎留言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