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學弟學妹大四才萌生出國念頭,看著身邊人早早拿到研究生offer,心里難免慌。你會問:“這時候申請不會太晚嗎?”留學學長想說,別急,這恰恰是你獨有的機會。
你應該知道,日本大學的入學節(jié)奏和中國大學畢業(yè)季有天然契合。憑借大四這一時間點,你能夠更清楚自己想學啥,也能靶向努力。真實來說,這份成熟度反而能幫你在申請里搶到“好牌”。
1. 剛決定不晚,反而更靠譜
大四突然覺醒去留學的同學不少,原因挺一致:四年大學生活讓人開始真正了解自己喜歡什么,未來想走啥路。相比起大一大二就念留學的同學,“我更懂自己”這點正是日本大學看重的——他們更想招“目標明確”的學生。
而且,日本多數大學院入學時間是在4月、10月,和我們大學畢業(yè)時間呼應得剛剛好。留學學長的好多同學就是利用這點,畢業(yè)前半年開始準備語言和申請材料,然后順利對接上日本學校的入學。
2. 你有半年黃金期,好好利用
常有人問:“日語零基礎怎么辦?”典型的安排是這樣的:畢業(yè)后4~5月認真鎖定目標院校,啟動日語學習,半年左右沖刺到N2水平完全夠;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也能同時搞托福,爭取申請全英語授課項目,比如SGU。
6~8月則是材料準備的大幕拉開。成績單、畢業(yè)證啥的都要齊全,研究計劃草稿也得開始寫。還能先聯系未來想跟的教授,問問他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計劃,提前打個招呼。
9~12月是正式遞申請的關鍵期,全齊全的材料必須提交,日語也得沖刺拿證。等到隔年1~3月會有面試和簽證相關手續(xù),這塊時間可以用來溫習專業(yè)知識,提升自信。
等到4月或10月,迎接你的就是日本校園生活啦。
3. 應屆畢業(yè)生的專屬優(yōu)勢不容小覷
你可能會問,有些人工作幾年再去是不是更有競爭力?留學學長多年的經驗告訴你,剛畢業(yè)反而更吃香。教授們眼中的你是張白紙,能快速適應日本的研究生活,接受新學術思想。
更重要的是,這段時間你有整塊時間好好準備語言和研究計劃,不像職場人只能趁碎片時間啃書本。
如果直接進修士項目感覺難,也別焦慮。很多大學都有“研究生制度”,允許同學們先作為研究生進去,一年磨合、提升學術力,然后再參加正式考核。這大大提高了入學機會。
4. 大四決定也能成功,幾位學長說給你聽
李同學,二本計算機專業(yè),大四三月才開始日語,畢業(yè)后去了語言學校沖刺半年,接著成功進入筑波大學計算機研究科。
王同學,985機械專業(yè),畢業(yè)前想轉方向,半年時間自學經濟學基礎,借助研究生制度進入一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。
張同學,普通本科日語專業(yè),雖專業(yè)是日語卻在大四才決定留學,憑N1水平直接拿到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教育研究科錄取。
他們的經驗告訴你,規(guī)劃加執(zhí)行,大四決定留學并不晚,反倒能少走彎路。
5. 專門幫大四考生的“快車道”都有哪些?
市場上不少機構都看到了大四同學的獨特需求,推出了專屬方案,比如[蔚藍留學]就有“畢業(yè)-留學無縫銜接”項目:
- 語言+專業(yè)同時輔導,幫你全方位準備
- 成績單和畢業(yè)證明加急辦理,避免材料延誤
- 面試培訓和模擬,教你怎么回答日本教授的刁鉆問題
- 在留資格申請走優(yōu)先通道,讓簽證快人一步
這些配套服務能讓你用有限的時間發(fā)揮最大效益。
櫻花每年依舊盛開,日本高校的大門依然為準備好的人敞開。大四同學,別被時間嚇住,正是你展翅的好時機。遇到困惑,別忘了多問問學長,咱們一起想辦法走好這條路!